昭通充电桩路灯施工(路灯充电桩一体化方案)

时间:2024年5月28日上午12:02

1、在灯杆的周围,以灯杆的长度为半径这么大的一个范围,在其周边摆放隔离桩,或者是拉起警戒线,防止行人进入灯杆可能造成伤害的范围内。

2、设置警告标志,告知路人这里有施工,切勿靠近。

3、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施工的时间和地点。

4、最主要还是施工的时候要注意,工作人员技术要过硬,不要发生意外事件就可以了啊

理论上是可行的,充电桩和路灯的相结合,可以将土地利用率最大化。

而路灯是由国家建设局统筹管理,这里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企业与政府的合作沟通是否顺畅。

企业如经营不善破产后,充电桩和路灯的所有权问题,以及后期维护是由政府还是由企业来安排。

包括现在该产品还未有相关规范,也只能试运行,极有可能造成损失,损失的承担百分比各占多少

答:严格的讲不可以。因为路灯杆是只承受风阻和灯具自重而设计安装使用的。而电线杆是承受所架线的重量和较大的拉力,尤其是转角処必需得加装抵消电线拉力的斜拉线桩。

十五米路灯的安装需要专业的技术和工具,建议您请专业的电气工程师或安装公司进行安装。以下是一般的安装步骤:

1.确定路灯的安装位置和数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灯杆。

2.安装灯杆,将灯杆立在预先挖好的基坑中,然后用混凝土将其固定。

3.安装路灯灯头,将灯头安装在灯杆的顶部,然后连接电缆。

4.调试路灯,将电源接通,调整灯头的角度和亮度,确保路灯正常工作。

5.安装灯罩,将灯罩安装在灯头上,保护灯泡和电路。

6.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路灯的安装和电气连接符合安全标准。

请注意,路灯的安装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安装质量

光伏路面原理与技术

该核心技术由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山东光实能源首席技术专家张宏超教授团队研发。张宏超教授在同试检测公众号进行光伏路面技术解读。

一、路面与发电的结合

这是一项交通行业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的“黑科技”。光伏路面技术创新性地将道路工程和光伏发电工程技术融为一体,采用新型路面结构和材料,将普通路面变为巨量的光能收集及发电平台,使道路兼具交通和发电功能。

?

光伏路面并网

光伏路面发电功率目前可达120-140瓦/平米,已为道路沿线路灯、电子情报板、电子标志标线、融雪剂自动喷淋设施、电动汽车充电桩、监控摄像、公路收费站提供电力供应等应用。即将实施的功能试验包括电加热除冰除雪、电动汽车静态无线充电(待国家标准颁布)、动态无线充电(待技术成熟)等。

二、能量与信息交互

道路始终是为车辆服务的,光伏路面既要为车辆提供传统的载体服务,结合自身技术特性拓展新的服务功能。结合无人驾驶和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光伏路面可在车路能量和信息交互方面有所突破。

1、能量交互

光伏路面所产生的电力通过智能电力管理系统的自动分配,一方面供应沿线电力需求,另一方面直接为电动汽车进行静态及动态无线充电,从而使光伏路面成为车辆的非接触式能量供应平台,革命性地改变了车辆的能量供应方式和设计。

当前,静态无线充电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搭载无线充电设备的电动汽车也将在2018年实现商用量产。因此,实现光伏路面静态无线充电应用是近期的研究目标。

?

无线充电

采用光伏智能道路,通过路面结冰检测系统,实时感知道路结冰情况,从而能够自动开启电力加热系统,及时除去道路冰雪,保障出行安全。

?

加热融冰雪

2、信息交互

光伏路面依靠自身电力支持和内建信息网络,可实现车路之间可视化信息、无线互联网和定位引导的多重信息交互。

可视化信息包括动态显示于光伏路面上的标志、标线、图文,交通管理中心可实时发布管理信息改变通行规则,例如潮汐控制等。

车辆通过与光伏路面的无线互联,实现车辆状态信息、行驶参数以及海量数据的上传下行,并通过光伏路面内建的定位点获取毫米级定位信息,实现全交通系统在统一指挥下的有序通行和无人驾驶。

?

光伏路面自动驾驶引导

当前,国内外相关产业正在展开合作,形成跨专业、跨学科、跨平台式的多维度科研和应用模式,预期形成庞大的知识产权系统。

三、智慧交通三步走

光伏路面技术是交通基础设施产业朝着智慧交通的目标进行的一次技术创新和储备。车离不开路和能源,智能化离不开信息,车、路、能源与信息的高度集成是智慧交通发展的必然方向。光伏路面到智慧城市将分公路电气化、车路协同、智慧交通三步走。

二维码
智宇物联平台二维码

搜浪信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5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