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直流充电桩效果(7kw直流充电桩转换效率)

时间:2025年8月17日下午7:00

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大小取决于其用途,通常在使用中会根据车辆型号和电池容量的不同而选择不同功率的充电桩。

一般情况下,较适合的功率为50kW或以上的充电桩,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充电,提高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但是,在充电桩的选型时,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电网容量、根据需要添加的充电设施数量,以及最大的电力需求等因素。因此,选择合适的直流充电桩功率需要考虑多种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应该说是直流桩和交流桩。

就电池来说,一个正极一个负极,它是直流的。所以不管是交流桩还是直流桩,最终到电池的电源都是直流的。

交流电是不能直接接在电池上的。充电的电源都是直流的。

那么来说说交流和直流桩充电的区别:

在电池上,一般有一个慢充口和一个快充口(都是接直流的)。

快充口通过线束直接接到车身的充电口(快充接口);

慢充口会经过一个车载充电机(OBC),之后再连接到车身的充电口(慢充口)。

所以,实际上快充桩里面是一个充电机,直接输出充电电源给电池,由于充电机在车辆外部,可以有空间,就能安装冷切、功率等设备,自然可以大功率。

而慢充的充电机实际上是在车里面,慢充桩只是输出了一个220V的电源给充电机,车里面充电机的功率是多大,慢充的功率就不能超过它。车载充电机再把220v转换成直流电给电池充电。车里面空小,充电机也小,冷却系统也难做,液冷是不太可能了。

7kw交流充电桩是将家用的220v的交流电,输入到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机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输入到车辆电池中。

7kW的直流充电桩,是充电桩直接输出直流电,通过充电枪将电量直接输入到车内的电池中,不经过车载充电机的转化。相当于把车载充电机外置了。

相比较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速度稍微快点。不过相对于7/8个小时的充电时长来看,这两个的充电时间是比较接近的。

同样功率,电流等级条件下,直流还是交流充电效果是一样的。

车载充电机的转化效率为90%,充电桩每小时输出的电量为7kWh,输入到电池中的电量为每小时7kWh×0.9=6.3kWh,也就是通常所说的6.3度电。

7kW的直流充电桩,是充电桩直接输出直流电,通过充电枪将电量直接输入到车内的电池中,不经过车载充电机的转化。相当于把车载充电机外置了。假如kW直流充电桩输出功率就是为7kW,那么可以约等于的看做充电电池中的电量为每小时7度电,相比较交流充电桩速度稍微快那么一点点。不过相对于7/8个小时的充电时长来看,这两个的充电时间是比较接近的。

交流桩的充电过程主要依赖于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机的体积及功率有限,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慢充。而结合私人乘用车的使用规律,这种模式是符合其低频度模式的需求的,对电池也有好处。

直流桩,在车载BMS管理下直接对电池充电,可以满足商用车(公交、大巴、出租车等)、高频度用车(网约车、业务用车等)、紧急用车的充电需求(虽然多多少少要牺牲一下电池的使用寿命)。因为是非车载,对体积不再敏感,当然可以采用更大功率的转换部件。这种也是一种经济性的考量。一套大功率的充电装置,可以服务多台车辆。

严格来说,快充桩也有交流的(依赖于车载充电机的功率),例如:比亚迪客车所使用的充电方案。这种方案对于充电桩的布署有好处,只要解决了380V电源就好,剩下的就是常规的低压配电方案,充电站的建设难度降到最低。但其缺点是,每一辆车都必须配置相同功率的车载充电机。这种情况下,方案的总体经济性明显不如直流快充方案。对此,比亚迪设想的解决方案(个人理解)是,充电转换电路是利用其V2G车载驱动器的不同工作模式来实现的,故不是额外增加一套充电电路,因此不会给车辆增加太多的附加成本。

在直流充电桩充电过程中,电流和电压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充电开始时,电流和电压通常会很低,因为电池的充电状态较低。随着充电的进行,电池逐渐接收更多的电能,电流和电压会逐渐增加。然而,随着电池充电状态接近满电,充电电流会逐渐减小,因为电池的内部阻抗会增加,阻碍充电电流的流动。此时,充电电压通常会保持稳定,在设定的充电电压范围内。整个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的变化速率会受到充电器的控制和电池特性的影响。为了保证充电的安全和高效,充电器通常会根据电池的充电状态采取适当的控制策略,调整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的大小。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发展的。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有四种,交流充电、直流充电和无线充电,还有机械充电。但是呢,现在主流的还是交流和直流。

交流充电桩呢,一般体积比较小,应用在地下车库。直流充电桩的体积比较大,一般使用在我们的充电站。现在是交流电交电多。

二维码
智宇物联平台二维码

搜浪信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5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