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直流充电桩技术要求(安装直流充电桩的条件)

时间:2025年8月17日上午5:00

充电桩直流电的技术要求:

1.充电桩(栓)电源输入电压:三相四线380VAC±15%,频率50Hz±5%。

2.充电桩(栓)应满足充电对象。

3.充电桩(栓)输出为直流电,输出电压满足充电对象的电池制式要求。

4.最大输出电流满足充电对象的电池制式1C的充电要求,并向下兼容。

5.每个充电桩(栓)自带操作器,以供用户进行充电方式选择和操作指导,并显示电动车电池状态和用户IC卡资费信息,实现无人管理。

6.充电桩(栓)接口应符合GB/TXXXXXXXX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中直流充电接口的相关规定。

7.充电桩(栓)通讯接口采用CAN通讯接口,通信协议按照GB/TXXXXXXXX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暂行)的规定执行(充电对象为锂电池电动车)。

8.充电桩(栓)对充电过程中的非正常状态应具备相应的报警和保护功能。

9.充电桩(栓)对电池的状态要监控,根据电池的温度,电压对充电曲线,充电电流,充电压自动调整。

充电桩交流电的技术要求:

1。交流充电桩(栓)壳体应坚固。结构上须防止手轻易触及露电部分。交流充电桩(栓)应选用厚度1.0以上钢组合结构,表面采用浸塑处理,并充分考虑散热的要求。充电桩(栓)应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功能。充电桩(栓)应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应提供必要设施,以保证能够正确起吊、运输、存放和安装设备,且应提供地脚螺栓孔。

2.电源要求输入电压:单相220V;输出功率:单相220V/5KW;频率:50Hz±2Hz。

3.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急停开关,可通过手动或远方通信的方式紧急停止充电。交流充电桩(栓)还应具备输出侧的漏电保护功能。

充电桩直流电的技术要求:

1.充电桩(栓)电源输入电压:三相四线380VAC±15%,频率50Hz±5%。

2.充电桩(栓)应满足充电对象。

3.充电桩(栓)输出为直流电,输出电压满足充电对象的电池制式要求。

4.最大输出电流满足充电对象的电池制式1C的充电要求,并向下兼容。6.充电桩(栓)接口应符合GB/TXXXXXXXX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中直流充电接口的相关规定。7.充电桩(栓)通讯接口采用CAN通讯接口,通信协议按照GB/TXXXXXXXX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暂行)的规定执行(充电对象为锂电池电动车)。8.充电桩(栓)对充电过程中的非正常状态应具备相应的报警和保护功能。9.充电桩(栓)对电池的状态要监控,根据电池的温度,电压对充电曲线,充电电流,充电压自动调整。充电桩交流电的技术要求:1。交流充电桩(栓)壳体应坚固。结构上须防止手轻易触及露电部分。交流充电桩(栓)应选用厚度1.0以上钢组合结构,表面采用浸塑处理,并充分考虑散热的要求。充电桩(栓)应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功能。充电桩(栓)应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应提供必要设施,以保证能够正确起吊、运输、存放和安装设备,且应提供地脚螺栓孔。2.电源要求输入电压:单相220V;输出功率:单相220V/5KW;频率:50Hz±2Hz。3.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急停开关,可通过手动或远方通信的方式紧急停止充电。交流充电桩(栓)还应具备输出侧的漏电保护功能。1、充电桩可分为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和交直流一体充电桩。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3、快速充电桩(栓)设备采用交直流一体的结构。既可实现直流充电,也可以交流充电。白天充电业务多的时候,使用直流方式进行快速充电,当夜间充电站用户少时可用交流充电进行慢充操作。

您好,1.电源:直流充电桩必须连接到高压直流电源,通常是380V或以上的三相电源。

2.空间:直流充电桩需要一定的空间来安装和维护,因此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充电桩和相关设备。

3.通风:直流充电桩需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便散热和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4.安全性:直流充电桩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例如短路保护、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等。

5.网络:直流充电桩需要连接到网络,以便远程监控和管理。

6.地面条件:安装直流充电桩的地面必须平整、坚固,以保证充电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环境条件:直流充电桩需要安装在干燥、无尘、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1)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布置不应妨碍车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2)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应结合停车位合理布局,便于车辆充电;

3)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与电动汽车停车位、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满足安装、电气安全、操作及检修的要求;

4)采用壁挂式安装的充电设备中心线距地面宜为1.5m;

5)户外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采用落地式安装方式时,充电设备基础应高出充电场地地坪0.2m及以上,底座基础宜大于充电设施长宽外廓尺寸0.2m;底座基础宜选用混凝土基础并预留好配电管线;

6)立体停车车位考虑充电设施时,需要结合条件做具体深化设计,宜采用随缆型汽车充电桩设施;

7)充电接口设置遵循因地制宜和节省空间原则;

8)交流充电桩宜设置在停车位安装停车挡方向的后方两侧车位交点位置;直流充电桩建议采用一桩多充式,宜设置在立柱后方空闲位置;充电桩设置在车位正后方应满足GB/T51313-2018中“4.0.2.4充电设备与充电车位、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操作及检修的要求;充电设备外廓距充电车位边缘的净距不宜小于0.4m”的要求;

1.充电设施技术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充电桩防护等级室内不低于IP32,室外不低于IP54;

2.新建建筑物配建停车场配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计算负荷应纳入变压器总容量中;或在配电室预留专用变压器;充电设施250kW以上或变压器安装容量160kVA以上时设置专用变压器;

3.充电设施配电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中低压配电系统宜采用单母线、单母线分段或电缆电线接线,低压接地系统宜采用TN-S系统;

b)低压进出线开关、分段开关宜采用断路器。

c)低压进线断路器宜具有短路瞬时、短路短延时、长延时三段保护功能并具有接地保护功能。低压进线断路器宜设置分励脱扣装置;

d)非车载充电机、监控装置以及重要的用电设备宜采用放射式供电,交流充电桩可采用树干式供电或放射式供电,多台交流充电桩的电源接线应考虑供电电源的三相平衡;

e)向交流充电桩供电的电源侧低压断路器宜具有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还应具有剩余电流保护功能,其剩余电流保护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多台充电设备不可共用一个带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低压电器;

f)停车场多台7kW交流充电桩配电系数取值参见下表;多台30kW直流充电桩配电需要系数Kx取值宜为0.4~0.8;多台60kW直流充电桩配电需要系数Kx取值宜为0.2~0.7;

您好,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的安装要求有所不同。由于直流充电桩的充电功率比较大,对于电源取电要求比较高,要求变压器必须有足够的负荷容量来支持这么大的功率,很多老旧小区由于没有提前布设线路和变压器,很多小区都是不具备安装条件的。

交流充电桩取电是220V电源,最大充电功率7KW,一般的小区都具备这种安装条件,即是多安装几台这样的交流充电桩也不会影响整个小区的居民用电。

①在充电桩没有与动力蓄电池建立连接时,充电桩经过自检后自动初始化为常规控制充电方式(可选择手动、IC卡或充电桩监控系统操作方式)。充电桩采用手动操作时,应具有明确的操作指导信息。

②在充电桩与动力蓄电池建立连接后,通过通信获得动力蓄电池的充电信息,自动初始化为动力蓄电池自动控制充电方式。

③电动汽车充电桩对供电电压的要求如下。

a.直流充电桩的输入额定线电压为380V±38V、50Hz±1Hz的三相交流电。

b.对于容量小于(等于)5kW的交流充电桩,输入额定电压为220V±22V、50Hz±1Hz的单相交流电。

c.对于容量大于5kW的交流充电桩,输入额定线电压为380V±38V、50Hz±1Hz的三相交流电。

d.交流输入隔离型AC/DC充电桩的输出电压为额定电压的50%~100%,并且输出电流为额定电流时,功率因数应大于0.85,效率应大于等于90%。

④电动汽车充电桩接口和通信要求如下。

a.充电桩接口。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应包括以下几部分:高压充电线路、充电控制导引线、充电控制电源线、充电监控通信连接线、接地保护线。同时,充电桩应预留与充电站监控系统连接的通信接口。

b.充电桩通信要求。推荐采用CAN总线以及CAN2.0协议作为充电桩的通信总线和通信协议。通信内容包括动力蓄电池单体、模块和总成的相关技术参数,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状态参数,充电桩工作状态参数,车辆基本信息等。

二维码
智宇物联平台二维码

搜浪信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5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