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接设备:将你要设置为桥接模式的路由器连接到已有的网络设备(如主路由器)的LAN口,可以使用以太网线或者Wi-Fi连接。
2.登录路由器:打开你的电脑或手机上的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默认IP地址(通常为192.168.1.1或192.168.0.1),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3.找到桥接模式选项:在管理界面中找到桥接模式或类似的设置选项。具体的位置和名称可能因不同的路由器品牌和型号而有所不同。
4.启用桥接模式:在桥接模式选项中,选择启用桥接模式,并保存设置。有些路由器可能需要输入桥接的目标设备的MAC地址,确保正确连接。
5.重启路由器:完成设置后,可能需要重启路由器使设置生效。按照界面提示或手动断电重启路由器。
【ap和路由器桥接方法】:
【主路由器设置】
1、进入主路由器的设置界面,然后在左侧选项条中点击【运行状态】,在WAN口状态栏可以找到DNS服务器,一共有两个,主DNS和备选DNS服务器,记录下来。
2、点击【网络参数】---【LAN口设置】,把路由器的LAN地址设置为192.168.1.1保存,此时会重启重启后回到设置界面点击【无线设置】---【基本设置】。
3、设置SSID为TP_LINK_A。设置无线信道为:11。注意:必须关闭WDS或Bridge功能。
4、点击【无线设置】---【无线安全设置】,加密方式选WPA-PSK,本例以12345678为例。注意:相比旧式的WE加密,WPA/WPA2加密更安全,且桥接起来更稳定,所以推荐使用WPA/WPA2加密。
5、点击【DHCP服务器】---【DHC服务器设置】,把【地址池起始地址】设置为192.168.1.100;把【地址池结束地址】设置为192.168.1.149点击保存,重启主路由器。主路由器设置完成。
【设置副路由器】
1、进入副路由器的设置界面。
2、点击【网络参数】---【LAN口设置】。
3、把副路由器的LAN地址设置为192.168.1.2防止与主路由器冲突,同时也便于管理主和副路由器。
4、点击【无线设置】---【基本设置】。
5、设置SSID为TP_LINK-B。设置无线信道为:11。
6、勾选【开启WDS】,在弹出的界面点击扫瞄,得到AP列表以后找到主路由器的SSID,即TP_LINK_A,点击右边的【连接】按钮,加密方式选WPA-PSK,密钥填主路由的密钥:12345678,(保持与主路由器一致即可),点击保存。
7、由于新的WDS功能于老式的Bridge有所不同,更为高级,所以仅需所有副路由器开启WDS并填入主路由的信息即可,如主路由开启WDS或Bridge功能,请关闭,否则WDS功能无法使用。
8、点击【无线设置】---【无线安全设置】在这里设置副路由无线的密码。
9、点击【DHCP服务器】---【DHCP服务器设置】,把【地址池起始地址】改为192.168.1.150,把【地址池起始地址】改为192.168.1.199。【网关】填写主路由器的IP地址,即192.168.1.1。主和备选DNS服务器填之前记录下来的地址保存并重启路由器。
10、设置完成,连接成功。
路由器级联和桥接是两种不同的网络连接方式,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设备:路由器级联和桥接都需要使用多个路由器进行连接,但是级联使用的是多个路由器,而桥接则使用的是多个网桥设备。
网络连接方式:路由器级联是将多个路由器通过WAN口和LAN口进行级联连接,形成一个局域网,每个路由器都有一个独立的IP地址,并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控制和管理。而桥接是将多个网桥设备连接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上,将不同的物理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逻辑网络。
功能:路由器级联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如NAT、防火墙、端口转发等,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更加精细的控制和管理。而桥接只是将不同的物理网络连接起来,不提供额外的网络功能。
网络性能:在网络性能方面,桥接的性能优于路由器级联,因为桥接不需要进行NAT转换等额外的网络操作,可以更快速地转发数据包。而路由器级联需要进行额外的网络操作,可能会导致网络性能的损失。
综上所述,路由器级联和桥接的区别主要在于设备、网络连接方式、功能和网络性能等方面。在选择网络连接方式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如果需要提供更多的网络功能和控制,应选择路由器级联;如果只需要将不同的物理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逻辑网络,应选择桥接。
路由桥接模式是路由器上的一种网络设置,它指示您的路由器停止充当路由器(一种分析、处理和引导网络流量的设备)并开始充当简单的直通设备(如网络交换机)。
在计算机网络中,桥接模式是一种将不同的局域网(LAN)连接在一起的方式,通过桥接设备(如网络交换机)实现数据转发。尽管桥接模式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弊端,包括:
1.广播风暴:当桥接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广播数据时,所有连接到桥接网络的节点都会接收到广播消息。如果有大量广播消息冲击网络,可能会导致网络拥塞和性能下降。
2.孤立问题:桥接网络中的单个节点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的划分,将网络划分为两个或多个较小的孤立网络。
3.网络扩展限制:桥接模式可能难以扩展到大规模网络。桥接设备需要维护一张广播域内的节点表,随着网络规模的增长,节点表的维护和数据转发的开销也会增加。
4.不支持不同物理层:桥接只能在同一物理层上的局域网之间进行转发,无法在不同物理层上的网络之间进行桥接,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和以太网之间的桥接。
5.缺乏路由功能:与路由器相比,桥接设备通常没有路由功能,无法进行跨网络的数据包转发和流量控制。这可能限制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总的来说,桥接模式的主要弊端是与网络规模、网络扩展和故障隔离相关。对于小规模的局域网,桥接模式可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案。但对于大规模的网络或需要更高级功能的网络,可能需要考虑其他网络架构,如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
这是四个常见的路由器桥接方法:1.无线网桥:使用无线信号将多个路由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无线网桥网络。这种方法适合于在无线信号覆盖较差的区域扩展网络覆盖范围。2.有线网桥:使用有线连接将多个路由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有线网桥网络。这种方法适合于需要扩展有线网络覆盖范围的情况。3.路由器层次化:将多个路由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路由器的层次化网络。每个路由器都具有自己的子网,可以独立管理和控制流量。这种方法适合于构建大型网络的情况。4.网桥模式:在现有的路由器上启用网桥模式,将其转换为纯粹的网桥设备。这种方法适合于将路由器用作网络扩展器或信号放大器的情况。
可以的多种方式。有插卡路由器,还有桥接。
搜浪信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5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