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移动终端卫星(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分类)

时间:2024年10月26日下午12:30

对讲机信号是不通过卫星连接的,所以没有关系。

地球站可分为固定式地球站、可搬运地球站、便携式地球站、移动地球站以及手持式卫星移动终端。

地球站,通称卫星地球站,是由天线分系统、发射放大分系统、接收放大分系统、地面通信设备分系统、终端分系统和通信控制分系统以及电源分系统组成。分为固定式地球站、可搬运地球站、便携式地球站、移动地球站以及手持式卫星移动终端。

一、天通一号卫星即将全系统开通运行

2008年7月,孙家栋、沈荣骏院士联名上书,呼吁加快我国自主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经过三年多的论证与设计,2011年,我国首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工程正式启动。

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建设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也是我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终端组成,空间段计划由多颗地球同步轨道移动通信卫星组成。

2016年8月6日,天通一号卫星在西昌成功发射。目前,卫星正开展在轨测试,地面应用、运控系统正进行集成联试,不久后,全系统将正式开通运行。

二、关于天通卫星

2016年8月6日零时2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通一号01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首发星。天通一号卫星基于东方红四号平台研制,发射重量5400kg,定点与东经101.4度,设计寿命12年。

天通一号卫星拥有109个国土点波束,实现了我国领土、领海、一岛链以内区域覆盖;同时,还有两个海域波束,覆盖太平洋西部(二岛链内)和印度洋北部(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工作频段:用户链路为S频段、馈电链路为C频段,用户链路和馈电链路的上下行传输均为FDD/TDMA/FDMA方式。可同时支持100万用户使用。

8月13日,天通一号卫星通信天线成功展开;8月18日,天通一号卫星转发器成功开通。目前,卫星正开展在轨测试,地面应用、运控系统正进行集成联试,不久后,全系统将正式开通运行。

三、地面运营:专属号段正在批复中

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系统的系统运营和宣传推广由中国电信卫星通信公司负责。中国电信是我国基础电信运营商中唯一拥有卫星移动通信牌照的运营商,独家运营天通一号01星地面业务,为客户提供“天地空一体”的全方位通信保障服务。

据了解,作为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系统的“运营担当”,中国电信集团卫星通信有限公司下一代卫星移动通信发展中心副总经理韩淼近日表示,工信部正在批复新的号段资源,专门用于天通一号的地面移动通信。

四、终端支持安卓系统,与地面4G网络无缝切换

目前,支持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系统的终端包括手持型、便携型、车载型、数据采集型等多种形态。

详细说说大家最为关心的手持终端吧。目前支持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系统的手机终端,采用了安卓操作系统,支持中文用户操作界面,界面应用程序、操作方式与普通手机基本一致,无需培训,即可熟练操作。更为让人惊喜的是,手机采用多模方式、可兼容地面4G移动通信。其它一些数据:手机支持信息速率为1.2kbps-9.6kbps;支持语音、数据、短信业务和定位功能;重量小于250g,待机时间72小时,工作时间6小时。

五、可提供的各类业务

根据介绍,天通一号的在轨测试中显示,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系统已经基本能够实现地面通信的全部功能。语音,可拨打全球任意地面固定和移动电话;短信,支持网内和出网短信息,可与地面公网移动终端互联互通;传真,速率9.6kbps;北斗定位功能,所有终端产品均内置北斗接收能力,支持基于北斗/GPS的位置管理与控制;数据传输/互联网接入/视频回传,数据传输速率9.6-384kbps互联网接入速率64-384kbps。

之后,还会提供各类增值业务的选择,其中包括语音增值服务、接入服务、云服务、智能网服务、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储存转发类服务、多发通信服务、信息服务、通信类服务等。

六、关于未来

天通一号01星的发射,只是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开始。根据规划,天通一号02星和03星将逐步进化,采用全新的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提高整星功率和天线口径,支持更大容量的宽带通信。发射后,将分别在01星东西两侧部署;形成对太平洋中东部、印度洋海域及“一带一路”区域的常态化覆盖。

随着即将完成的研制建设和后续的应用推广,相信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系统必将在提升我国移动通信和应急通信保障水平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成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础设施,满足政府、军队、行业、公众等方面用户的使用需求。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现已发射7颗北斗卫星。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移动通信的种类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场合不同可以分为:

(1)集群移动通信,也称大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只有一个基站,天线高度为几十米至百余米,覆盖半径为30公里,发射机功率可高达200瓦。用户数约为几十至几百,可以是车载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们可以与基站通信,也可通过基站与其它移动台及市话用户通信,基站与市站有线网连接。

(2)蜂窝移动通信,也称小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把整个大范围的服务区划分成许多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小区各个移动台的联络与控制,各个基站通过移动交换中心相互联系,并与市话局连接。利用超短波电波传播距离有限的特点,离开一定距离的小区可以重复使用频率,使频率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小区的用户在1000以上,全部覆盖区最终的容量可达100万用户。

(3)卫星移动通信。利用卫星转发信号也可实现移动通信,对于车载移动通信可采用赤道固定卫星,而对手持终端,采用中低轨道的多颗星座卫星较为有利。

(4)无绳电话。对于室内外慢速移动的手持终端的通信,则采用小功率、通信距离近的、轻便的无绳电话机。它们可以经过通信点与市话用户进行单向或双方向的通信。

使用模拟识别信号的移动通信,称为模拟移动通信。为了解决容量增加,提高通信质量和增加服务功能,当前大都使用数字识别信号,即数字移动通信。在制式上则有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两种。前者在全世界有欧洲的GSM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北美的双模制式标准IS-54和日本的JDC标准。对于码分多址,则有美国Qualcomnn公司研制的IS95标准的系统。总的趋势是数字移动通信将取代模拟移动通信。而移动通信将向个人通信发展。进入21世纪则成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好,手持北斗使用方法如下:

1.打开手持北斗设备,确认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找到设备上的“搜索卫星”按钮,按下按钮,开始搜索卫星信号。

3.等待设备搜索到卫星信号后,可以开始进行定位操作。

4.找到设备上的“定位”按钮,按下按钮,开始进行定位操作。

5.设备开始进行定位后,可以看到设备上显示的经度、纬度等信息。

6.根据设备上显示的信息,可以进行导航、测量等操作。

7.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设备故障或者操作不熟练的情况,可以参考设备的说明书或者联系专业人士进行解决。

二维码
智宇物联平台二维码

搜浪信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5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