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底,充电桩运营数量超过1万台的运营商共有八家,分别是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云快充、依威能源、上汽安悦、中国普天、深圳车电网。
这八大运营商充电桩运营数量达到479296台,占比达90.26%,前三大运营商为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共运营充电桩370276台,占比达69.73%。
特锐德:
龙头股,1月30日开盘最新消息,特锐德7日内股价下跌11.83%,截至下午3点收盘,该股涨1.9%报20.38元。
新能源汽车预期稳固,充电桩需求量上升,行业马太效应显著,公司将凭借龙头地位持续受益。由于充电桩的建设受到场地、区域电网容量的限制,在特定区域内能够运营的充电桩数量有限,存在物理位置垄断;此外抢占充电桩行业布局先机需要巨大、持久的资金投入,进入壁垒较高。
广安爱众:
龙头股,1月30日消息,广安爱众截至收盘,该股涨0.63%,报3.2元,5日内股价下跌5%,总市值为39.43亿元。
深能爱众公司经营范围为分布式能源站、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充电桩、储能、微电网、城市废水、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的开发、建设及运营;售电业务。
充电桩概念上市公司其他的还有:
中国宝安:子公司友诚科技是一家专注于为新能源电动汽车提供充电装置及相关充电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江淮汽车、比亚迪等国内主要新能源整车厂及特锐德、中恒电气等充电桩领域厂商的配套供应商。
深圳能源:公司已布局储能与充电站等业务,公司下属深能智慧能源科技公司所属龙华和公明充电站已于2020年8月份投产。
许继电气:国家电网充换电设备商,国网充电桩招标最大中标者;参与了雄安新区的充电桩建设;充电柱类产品占营收7%。
目前国内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公司已然成为了公共充电桩行业三大巨头,截至2019年三家份额分别为28.7%、23.3%、17%,共计69%,保有量达35.6万台,拉开后面的企业一大截,行业集中度高。
2020年中国充电桩运营商排行榜单,江浙沪品牌占据榜单一半席位本次上榜《2020年中国充电桩运营商排行榜单TOP10》:
1、特来电、
2、星星充电、
3、国家电网、
4、云快充、
5、万马爱充、
6、上汽安悦、
7、特斯拉、
8、中国普天、
9、深圳车电网、
10、依威能源。
江西驴充充充电技术有限公司
驴充充是一家集智能充电桩研发、生产、营销、运营于一体的物联网高新科技型企业,是新能源车充电桩、电瓶车充电桩行业领先品牌,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已取得含15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内的100余项技术知识产权。
汽车充电桩的生产厂家很多。在这里,只有其中一些是众所周知的。以下排名不分先后:1。普天(普天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国普天旗下的新能源汽车供应商,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的建设/运营及服务。
2.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的NARI(国电NARI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智能电网/轨道交通/工业控制/清洁能源/电力电子/节能环保领域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及产品和设备。
3.姬旭XJ(姬旭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46年,是国内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系统制造商,专注于电力/自动化和智能制造。
4.特斯拉特斯拉(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世界著名的豪华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主要制造纯电动汽车。
5.特锐德的子公司TELD(青岛特锐德电气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的建设/运营及互联网增值服务。
6.香港EVPOWER能源集团旗下的亿威EVPOWER(上海亿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香港大型充电服务运营商。
特来电
特来电隶属于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覆盖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的建设、运营及互联网增值服务。截至2020年,特来电充电桩总数为15.7台,位居全国第一。
作为充电桩运营龙头企业,特来电的成长历程并非一帆风顺。2014年国内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大幅放开,箱式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特锐德组建子公司特来电,拟向下游充电桩运营产业延伸布局。然而充电桩行业本身基建属性明确,只有形成规模才有盈利可能。特来电成立后曾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16年亏损额依然高达3亿元。直至2018年,母公司特锐德财报显示,公司营收58.06亿元,净利润2亿元,充电业务实现盈亏平衡,这也意味着特来电终于开启了盈利模式
搜浪信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5676号